1月22日,廈門火炬高新區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該區產業能級實現突破,新引進百億級項目5個,集成電路、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布局初具規模,正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高能產業集聚區邁進。
2021年的上海市政府報告中提出,上海要聚焦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打造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化數字之都,推進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以及治力數字化。
1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在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采訪了解到,近年來,宜興環科園聚焦增強原創技術驅動的標準供給及標準對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引領,拓展創新發展空間,推動新技術與裝備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為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我家500畝的柑桔樹長勢不好,不少柑桔葉片呈曲卷狀,請問如何解決?”一月初,“四川科技扶貧在線”達州市開江縣平臺收到了來自種植戶的技術服務報送需求。由于種植面積較大、咨詢問題復雜,作為“導診臺”的開江縣平臺運管中心邀請達州市宣漢縣科技特派員伍福國親自上門“面診”果樹。
1月24日,政協甘肅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蘭州召開。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代表們肩負重托,帶著履職“作業”再次相聚,未來幾天,他們將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和百姓關注的問題積極發聲。
1月24日,第六屆“奧秘萬千?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知識大賽”總決賽在海口舉行。海南省科協黨組書記胡月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省科協主席、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出席總決賽現場活動,并為獲獎代表隊和個人頒獎。
“衛星物聯網將基站建在天上,不受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的影響,具備全天候的服務能力,是我國發展萬億級物聯網產業關鍵的基礎設施。”中國工程院院士候立安說道。
年均開展大型科普講座20余場,舉辦主題科普展2-4次,常年面向大眾開放科普基地,編印科普讀本累計近3萬冊……日前,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聯合發文,對2016年以來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石河子大學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科協)憑借扎實的工作成果,獲評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1月23日,哈爾濱市疫情防控第十四場新聞發布會發布,經過緊張的流調溯源,密接排查和基因測序工作,哈爾濱市已確診病例傳播源頭和傳播鏈條清晰。
1月21日,黑龍江省農科院召開“農業科技創新跨越工程”專項“大豆優異品種創制及高產高效栽培配套技術集成”項目年度總結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該項目啟動一年半以來,已累計審定大豆新品種14個,新品推廣面積達50余萬畝,并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1萬余畝大豆高標準示范區。預計到項目期末,將提升大豆平均畝增產5%以上,節約生產成本10%,全省可增產3億公斤大豆,增創效益12億元以上,將為有效應對國內外大豆生產復雜環境和風險挑戰增添龍江底氣。
“園區上班族很多,停車資源比較緊張,通過這款停車軟件可以提前知曉哪里有空車位,省心又省時,真方便……”在青島(市南)軟件園上班的史小琳說的這款停車軟件就是由青島(市南)軟件園企業松立控股集團自主開發的城市級靜態交通管理平臺“慧停車”APP,目前已經服務于北京、貴陽、青島、上海、鄭州、蘭州等數十座城市,運營車場近千個,管理泊位10多萬個,服務“上班族”百萬余人次。
2021年的上海市政府報告中提出,上海要聚焦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打造世界影響力的... [詳細]